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的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我校十分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學生的養成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切入點,以“從學生出發,為學生成長”為引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播種好習慣 靜待花盛開
學校努力創設優良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開學伊始,孩子們把“校園不見一張紙”的號召落實到行動中,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認真打掃班級和包干區衛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年齡雖小,但環保意識卻強。孩子們不僅能做到不隨手亂丟垃圾,看到垃圾還能主動拾撿,讓校園環境時刻保持干凈整潔,爭做綠色環保踐行者。
由各班優秀少先隊員代表組成的紅領巾監督崗的值日生們每天各司其職,逐項檢查衛生、廣播操、眼保健操等,并在周一升旗儀式公布結果,督促全校學生從行為規范、儀容外表等方面規范言行。
德育處每周五放學后便組織專人檢查各班班級文化布置及衛生情況。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積極調整改進,使我們的校園環境日益改善。
禮儀在我心 文明伴我行
清晨的校園,到處充滿生機和活力。走進校園便能見到文明小禮儀們佩戴著鮮艷的綬帶和紅領巾,露出自然溫暖的笑容,用響亮的聲音向老師和同學們熱情地問好。
視頻
周五的晨會課,班主任老師帶領同學們從輕聲慢步、人走物齊、彬彬有禮等方面評選出班級之星,激勵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形成積極向上、文明有禮的班級氛圍。
班級是我家 建設靠大家
各班的紅領巾志愿者們每月競選上崗,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真正踐行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位同學都是班級的管理者、參與者。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實踐中,我校以育人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主線,以特色活動為載體,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