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教育的幸福,追求教育的卓越。
為了更好地培養有朝氣、才氣、大氣的國際學子,學校為2019級新生,精心配備了一個年輕、團結、有朝氣的教師團隊。
這是一個團結奮進、無私奉獻、銳意進取的團隊,開學第一個月,他們利用放學后走進每一個新生家庭,進行家訪活動,有效地架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獲得了家長們的肯定。
這也是一個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的團隊,面對新教材,他們積極教研,以老帶新,團結協作,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喜愛與信任。
而在這樣的團隊里,有一名普通的老師,她以火熱的心、無盡的愛、埋頭的干、使勁的拼,用愛心與智慧默默耕耘。她常說她體會到的是當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那是一種別樣的人生享受。她是來自一年級2班的班主任——朱培老師。
經歷了六年一個大輪回教學工作的朱培老師,今年又重新回到起點,帶起了新的一年級學生。為了充分了解學生,她帶領班級任課教師,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對全班40名陌生而又朝氣蓬勃的學生逐一進行了家訪。有的孩子家住的比較偏遠,她們甚至來不及吃晚飯,馬不停蹄……有時候,家訪結束時已經到了晚上九、十點。當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已經熟睡的22個月的兒子時,她才想起原來自己也是一位母親,想到每天早上出門時,兒子還沒有睡醒,只能打開房門匆忙看一眼后就得急著去上班,晚上家訪回來后兒子已經睡著,她心中有一絲愧疚,只能在兒子耳邊輕聲漫語:“等媽媽忙完這個月,就早點下班回來陪你”。簡單洗漱后,她沉沉的睡去,因為第二天,她又要全身心地投到學校的工作中去。然而,這一切因為一位家長用陌生號碼在夜里11:36分打來的電話,打破了這份寧靜。此時忙碌的她已經睡下,沒能接聽并回復,于是這個特殊家長有了情緒,向學校反映。她第一反應不是為自己辯解,想到的是如何維護學校形象,于是她第一時間與家長進行了電話溝通,在電話里,家長一開始的情緒很激動,態度很強硬,那時的朱老師將心中的委屈撇在一邊,耐心地跟家長進行溝通,用真情打動家長,漸漸地,家長從一開始的質疑到后來的信任,長達一個小時的電話交流,朱老師通過開誠布公、心與心的交談,贏得了這位家長的好感和肯定,體現了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為了打造真正的完美教室,她和孩子們約定,她們除了有一(2)班這個共同名字之外,還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小黃鶯”班。開學不久,她就發現嘉欣小朋友比較害羞,不愿意把自己介紹給別人。通過私下交流,了解到嘉欣小朋友在幼兒園時也不愿意主動跟小朋友打招呼。聽了嘉欣的一番話,第二天朱老師就在班里講《小黃鶯唱歌》的故事,讓他們的小黃鶯班不是一個空殼,賦予靈魂。為此,他們小黃鶯班在學校組織的“我的教室最有范兒”班級文化布置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她的細心關愛就像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她還注重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孩子們進步時,習慣性的給他們一個擁抱,吃完午飯,帶著他們在操場上游戲,有時盡情地歌唱,有時敞開心扉聊天……孩子們也在她的感動之下緊緊凝聚在一起,為此總能聽到他們的喜訊:黑板報評比“優勝獎”、 “不亂扔,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檢查評比活動中,被評為“優勝班級”,曾連續7次被評為?!拔拿靼嗉墶?,朱老師為此被評為“江都區優秀中隊輔導員”。
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她深知學生的常規至關重要,開學初她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針對班級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幫助任課教師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讓學生感恩每一位老師。一天,班上有一個好動的男孩子突然大發脾氣,動手打老師,這時,朱老師立即趕到現場,此時好心的朱老師也成了孩子的出氣筒,被孩子打了一拳。朱老師一邊安慰同事,一邊聯系家長,當家長來到學校后,朱老師沒有責怪孩子,而是和孩子媽媽一起分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朱老師知道孩子的媽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人,所以特地在臨走前,跟孩子媽媽說:“我希望你今天回家好好和孩子聊一聊,一定不要動手打他”。就這樣一句不經意間的話,小朋友銘記在心,感動不已。從此,這個孩子和朱老師的關系非常親密,時不時都要上前抱一抱朱老師,甚至還想親上一口?;蛟S這就是朱老師身上獨特的魅力所在吧!在她的班級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的真知灼見,朱培老師一直用這句話激勵著自己,她帶著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孩子的熱愛,在教育熱土上,耕耘不輟,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