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傳染病相關知識
1.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幾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肺炎和肺結核等。其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
2.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的共性為:發熱,乏力,頭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包括咳嗽、流涕、打噴嚏、鼻塞等癥狀)。
3.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塵埃進行傳播。病人在講話、咳嗽、打噴嚏時可以從鼻咽部噴出大量的含有病原體的黏液飛沫懸浮于空氣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傳染,也可形成大面積流行。
二、主要預防措施及健康習慣
1.注意防寒保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多喝水。冬季氣候干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3.勤洗手、科學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
第六步:將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
4.文明咳嗽、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清潔的手絹或紙巾遮掩口鼻;若一時來不及拿紙巾遮掩,可用手肘彎的衣服遮擋口鼻,因為病毒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打噴嚏或咳嗽時,千萬不能用手遮掩口鼻;吐痰時,痰液用紙巾包好,棄置垃圾桶。
5.學習、生活環境開窗通風,勤曬被褥,清除衛生死角。良好的通風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至關重要。教室在每節課后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其他教學生活用房應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尤其是寢室,在離開時一定要把門窗打開,讓陽光充分照射。
6.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適量運動,平衡膳食。保證充足睡眠,防止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使身體抵抗力下降;注意日常體質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少吃煎、炸、烘、烤食物,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及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質食物。盡量不到衛生條件差,沒有消毒設施的路邊攤、小餐館用餐。
7.免疫預防。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
8.疾病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更不要到傳染病患者聚集的場所。
9.早發現、早治療。如遇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檢查,出現呼吸道及消化道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藥。如發現流行病患者應早報告、早隔離、防止校園內傳播。
10.患呼吸道傳染病的學生痊愈時,應開具有效的醫學證明方可返校。